又是一年清明時,手捧鮮花祭英烈。4月5日上午,方梅、汪德云等18位烈士后人專程來到江西省革命烈士紀念堂,與紀念堂工作人員和華東交大的青年學子們座談,深切緬懷為爭取國家富強、民族獨立、人民幸福獻出寶貴生命的革命先烈。
鮮花獻給先烈
當天上午,18位烈士后人大多從異地趕赴而來,盡管千里迢迢、陰雨綿綿,雖然耄耋之年、步履蹣跚,也阻擋不了他們對革命先烈先輩思念的腳步。
在展廳序廳,他們為革命先烈敬獻鮮花,鞠躬致敬。一朵朵金燦燦的菊花,捎去對逝去烈士的無限追思。
勉勵后輩前行
和紀念堂工作人員和青年學子座談時,烈士后人講述了先輩們血與火的革命故事,并寄語大家要珍惜現在、繼續前行。
方梅奶奶動容地說:“年輕人也應該珍惜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在新時代為社會為人民做出更多的奉獻”。方梅還對紀念堂工作人員說:“你們做了很多工作,做得非常好!希望你們繼續努力!”
汪德云爺爺分享了其父親汪冬旺加入紅軍至分配到兵工廠期間的革命往事...大家在一個個革命故事中接受紅色教育和革命洗禮,汲取革命精神力量,更加堅定了理想信念,激發了艱苦奮斗的決心和意志。
傳承紅色基因
參加此次活動的華東交通大學的師生,專門誦讀了致革命烈士后人的信,暢談了學習英烈精神的感受和體會,表達了做新時代好青年的愿望。一封信,就是一種心聲,表達對烈士的崇高敬意。
同學們紛紛表示,此次致敬英烈非常有意義,是對革命英烈的緬懷與追思,也是對新時代青年初心與責任的叩問,更是對堅定了繼續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事業、開創新時代中國式現代化事業的信心和信念。作為新時代的青年,要系好“人生中的第一??圩印?,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書寫更多“這盛世如你所愿”的故事,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作出新的更大貢獻。